欢迎访问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党支部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为推动学会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6 09:55:00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党支部积极组织常务理事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畅所欲言,积极思考如何推动学会工作,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现将部分理事发言摘刊如下:

    

       南昌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黄春洪教授: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首项任务,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推动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学会的联系纽带作用,加强省内高校、企业、医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协作、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互促共进。要紧紧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江西农业大学,王义华教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学会会员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关注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江西中医药大学,郑里翔教授:“新质生产力”写入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为中医药吹响了科技创新的号角。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科技的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与“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可帮助中医药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这需要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瞄准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中医药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开发更多能防病治病的、疗效显著的创新性中医药产品,为人们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创全新的科学发展路径。

       

        赣南医科大学,万绍贵教授:2024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并特别提到要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作为一名工作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虽然国家层面提出不少与“破五唯”有关的文件,但是“破五唯”之后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乃是当前我国科技领域的一大难点。对于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出的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非常值得期待。

     
       江西省青峰药业有限公司,范海伟总监: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创新药的决心及信心。2023年我国1类新药34款获批,创新高。
      本人于医药行业深耕多年,近几年亲身经历一些创新药物从靶点探索到临床直至获批生产的过程,感触颇深。
       从药企角度出发,审时度势,纵观国内医药行业及自身现状,医药行业对全新靶标的原始创新能力仍亟待提高。环境的影响下也导致同靶点药物云集,同质化竞争,存在资源浪费。创新药企也面临着研发投入和回报失衡问题。随着两会过程中对持续鼓励药企自主创新中各方代表观点指出药品上市后的稳定收入反哺研发、允许创新药由企业自主定价、创新药医保谈判于支付方面的改革、创新药审评审批默认许可时间的缩短等等观点发表,都印证着新药研发和全新靶标的研发对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在相应政策方针落地后相信会对药企自主研发积极性产生显著效果,作为企业方面也将会积极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开辟出我们自己的新赛道。
       作为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一员,深刻认识到创新资源与研发关键要素的核心在于在于加大数据与资源的共享;在学会的平台上,通过多学科的交叉集成、区域性的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医疗单位、高等院校及创新型企业等多方资源,针对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重大疾病领域,实现跨地区、跨单位的协同创新。相信未来国家引导下,学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区域内会催生一些有临床价值的重磅新靶点、新机制,从而加速我省的创新药研发的推进。

2020-2030  江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1299号南昌大学医学部

前湖校区行政楼406室

邮政编码:330031
电子邮件:jxshxh@163.com
备案编号: 赣ICP备20006347号-1